公园里——聊城市沿湖巷社区运动公园改造

此次改造设计在保留部分原有植物的基础上,把功能区进行精细划分与整合,改变现有高差设计,主要解决了以下几点问题: 一、设施:尽量满足居民的日常功能需求,设施安装完备 二、铺装:以自然感的砖石为主,铺装材料多呈规则形状,适当用彩砖 三、植被:多采用四季常绿植物,搭配各季节彩色植物,并进行层次设计 四、功能:针对各类居民尽量满足其功能性需求,提高使用率,改善滨水安全问题 五、注意整体性、实用性、艺术性、趣味性的结合,满足居民心理与生理需求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建筑不单单只是满足人们的生活所需,更是应该满足人们的心理需求。生命源于运动,运动不仅能带来健康的身体,也能丰富我们的生活,随着人们对运动越来越重视,各种运动场所也应运而生,而其中运动公园也在各大社区悄然流行起来。
社区运动公园将绿地与运动场所有机地融为一体,在创造出优美而内涵充实的自然景观的同时,也建成了体育健身场地。它将各个公共场所连接起来,将整个公园与周边的环境连成一个整体,人们可以在多功能的运动场上打篮球、打乒乓球等,动时可尽情地挥洒汗水,静时可呼吸到葱郁林木间清新的空气。置身其中,给人们带来全新的居住体验。随着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越来越高,社区运动公园也将能有更大的发展潜力,但是目前大多数运动公园的建设并不能完全的满足居民的心理需求。
为此,本项目通过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对聊城市沿湖巷运动公园休闲区的居民满意度进行分析,探究居民对社区运动公园的心理需求,并针对现存问题提出建议并进行改造,为后续类似的运动公园在氛围营造、植物景观、运动设施等方面提供依据。

Overview of the issue and the approach: 通过对基地的调查与分析,休闲区应注意适合老人与儿童设施的设置,并且应在该地设置大面积绿地,营造安静、休闲氛围。
聊城市沿湖巷社区运动公园休闲区景观设计是一个居住区公园改造,目的是把原来针对老人休闲的区域改造成适合大部分人的休闲区域。通过调研发现基地不仅是周围居民的休闲花园,也是市区内青老年居民的运动场所。基地内的健身设施放置在停车场区域给居民带来了极大的安全隐患,老人休闲区域的棋牌设施阳光暴晒、无人利用等,针对些问题把设计区域分为老人、儿童游乐区域,休闲区域、亲水观景区域。
1.尽量保留可利用植物,减少成本,以实现低成本改造。在保留原有植物的同时又增添几种花灌木,使环境更具观赏性,可以符合人群拍照观景的要求。
2.方案包括休闲观景区、亲水平台区、儿童游乐区、健康器材区、休息区以及人文景观区(雕塑)。儿童游乐区域与健康器材区域放在相邻位置,目的是为看孩子的父母在看孩子的同时可以锻炼,并设置了座椅以便休息。在高差方面,采用滨水区域降低高度,高于水面30CM,休息区域同马路持平,休闲观景区域采用阶梯式景观设计,儿童游乐区与健康器材区利用坡度设置攀爬阶梯与滑梯,从休息区通往亲水平台区设置坡道,符合无障碍通道人体工程学坡度,以便老人行动方便。
3.方案的流线分析图分为车流线与人流线,沿湖巷社区运动公园休闲区实行人车分流行驶,在最大限度下控制人与车,使其不会互相影响,最重要的是园区景观主要面向园区内部的人,因此让车流在园区外边缘行驶。
3.通过对整个区域空间序列的规整,变异形成不同的空间联系,在其基础上规律了节点分布,使节点分成主要景观节点和次要景观节点,其主次的分布同时反馈了园区空间序列。由景观节点确认区域内的大关系之后,进行深化设计,节点自身重要程度决定了其功能和形式,节点与节点之间的关系又进一步创造了节点空间的多样性。
4.景观配套小品是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应融合场景设计,但休闲区的设计是改造,应与现有景观小品配套并加入创新设计,其中创新之一是设施中加入东昌府区“江北水城”的标志。
5.区域内的道路铺装以透水混凝土板为主,儿童游乐区铺装以橡胶材质为主,休息区以大理石碎块拼合形成。
6.区域的西南入口处原有标志设计,但以破旧并且被灌木丛遮挡,没有起到标识明显的作用。根据改造设计提出的概念——公园里,设置新的标志,并重新进行植物搭配。
7.人文景观区使用大面积可上人草坪,增加了人群亲近自然的机会,设置鹿群亲子雕塑增加文化氛围。
8.经过调研发现,在各个空间内,活动人群都喜欢在树木、台阶、花池平台、水边台阶停留,在此休憩、聊天、拍照,而这些地点往往伴有植物的遮阴,形成部分视线遮挡,有良好的私密性效果。在休息区以及休闲观景区种植大量乔木与灌木给人们提供遮阴避凉的闲聊区域,关景区的台阶更是便于人们拍照取景。
9.老人总是被称为老顽童,风采依旧却童心未泯。儿童游乐区域与健康器材区与相邻,旁边设有座椅,老人可以与儿童一同进行活动。当老人在健康器材区活动时,可以望到坡下儿童玩耍、嬉戏、攀爬,在心理上对于消除迟暮之年的孤独感很有帮助。既能享受孩子带来的精神愉悦,又能主动地进行身体活动。也方便带孩子散步的家长们,看孩子的同时可在旁边锻炼或者休息闲聊。
The essence of the solution: 公园里——根据基地定位与我们对未来居住区发展的预见,设计从自然、健康、文化三大板块出发,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的人们对未来生活的日常需求与美好想象,以及满足社区的应急避险功能。让人们走到户外,走到阳光下,感受到社区的活力,如同生活在公园里。
The stakeholders in the project: 经过调研发现,沿湖巷运动公园的活动者年龄跨度较大,各个年龄层都有分布。由此可见其作为社区的公共活动空间受到不同年龄层次的人的青睐。
其中,以中青年最多,老年人次之,儿童最少,可见年轻人对北洋广场的使用率最高。经过调研我发现,中青年多为大学生,由于疫情期间不能返校,经常在此处运动;老年人多为退休人员,时间充沛,并且喜爱绿化丰富、热闹欢快的氛围,因此也经常到此进行活动;儿童大多都是父母带他们来此处游览。
活动人群的职业以学生为主,还有相当数量的离退休人员和社会人员(主要是访客和游人)。由于职业构成较为简单,人员成分较为单纯,沿湖巷社区运动公园的氛围良好,安全性强。